1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开局良好
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5.53万TEU,同比增长25.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27.42万TEU,同比增长23.3%;内河港口完成108.11万TEU,同比增长51.3%;供需双方面作用使“淡季不淡”
2月份集运传统淡季,市场却未入低谷。欧美补库存需求短期强烈,船公司控运能措施有效,供需两方面作用推动了集运市场在淡季有所表现;在“淡季”火爆的运输市场环境下,船公司趁势集体涨价,欧地航线已能盈利,美西和美东航线进一步逼近盈亏平衡,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CCFI)逼近1150点,恢复到了2008年3月左右的水平;在租船市场上船公司也掌握了主动权,船公司坚持租约在租期上要有灵活性,以便随时将过剩运力挤出市场;
首季集运“淡季不淡”不排除是“一次性(one-off)”事件我们预计中国首季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同比增长20%左右,增长量中大部分来自于“恢复性“的增长;09年欧美货主的保守使10年首季订单大增和09年的低基数,使首季的集装箱港口数据让市场感到乐观;然而,我们认为影响集装箱港口上市企业估值的主要是其腹地适箱货源的持续成长性,而现阶段中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短期恢复仍然困难重重,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世界工厂”能否重新开足马力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近期“民工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一现实;同时,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考验,使传统沿海货源市场必将经受调整的阵痛,产业升级可能带来适箱货的减少,而且轻工产品生产向内陆迁移拉长了货物出海的运距,港口货源分布将现调整;另外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外贸箱源基本渡过了高速成长阶段,逐步步入稳步增长时期;金融危机中,部分主要沿海港口也开始注意横向和纵向的企业收购和合作,行业成熟市场特征显现;种种迹象让我们对于集装箱港口成长性只能抱以谨慎的乐观。